藝術為什麼療癒?——讀啟示的年代探索人類無意識
你是否好奇人為什麼要從事藝術創作?為什麼會受特定作品吸引?藝術家又如何透過作品穿越時空傳遞訊息到你眼前?本活動將重點式導讀奧地利神經學家暨諾貝爾獎得主 Eric Kandel 的著作《啟示的年代》,以藝術史、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三個不同領域視角帶領讀者了解藝術如何反映人類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啟示人類的生活。
透過工作坊理論結合實務,參與者同時能學習創造性表達的使用方法與時機,更加認識自己,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培養自我保健的能力。
#跨領域 #藝術史 #心理學 #腦神經科學 #美學
工作坊參與資訊
日期 &時間
2023/06/09, 週五, 19:30-21:30 – 藝術史篇
2023/06/16, 週五, 19:30-21:30 – 心理學篇
2023/06/30, 週五, 19:30-21:30 – 腦神經科學篇
地點
鳳甲美術館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捷運紅線奇岩站步行約五分鐘)
結構
— 閱讀與分享(60 mins)
— 藝術工作坊(60mins)
* 本活動非藝術治療,無提供心理諮商服務
建議參加年齡
20 歲以上成人
* 無需具備任何繪畫技巧或藝術背景
費用
單堂/每位新台幣 500元(含材料費)
* 活動即日起開始報名,場地空間有限,額滿為止
奧地利神經科學家暨諾貝爾獎得主 Eric Kandel 所書寫的《啟示的年代》帶領我們回到二十世紀初的維也納,說明當時候科學、醫學和藝術三大領域結合所掀起的革命如何改變我們對人類心靈、意識和無意識的看法,探討藝術如何影響人類的認知和情感。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
- 對藝術跨領域學習有興趣
- 對藝術與科學的關聯感到好奇
- 想體會藝術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上完全書三堂你可以⋯⋯
- 學習正確看待藝術作品的方式
- 培養透過藝術自我療癒的能力
- 瞭解藝術對社會與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
講師簡介
人文藝術講師 曹詠晴
臺師大藝術史碩士,崇尚自然與真理,相信藝術能增進人類福祉。曾在書店、建築師事務所與科技新創任職,進修藝術治療後持續關注醫學人文與生活美學,創辦 innerkspace 推廣藝術與設計實踐。